林城镇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和进步对学校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结合我校实际,扎实开展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丰富和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育教学技能,以适应新课程目标及教学理念。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意识超前、业务精良、创新实干的青年教师队伍,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
二、培养目标
1、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独挡一面的胜任各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并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的整合。
3、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具备一定的教科研能力。
三、培养对象
从教五年内的青年教师
四、培养措施
1、制订自我专业发展规划:
每位青年教师要制订一份具体的“自我专业发展规划书”(三年规划)。
2、拜师结对
在第一学年开学初开展“师徒结对喜牵手,教学相长共发展——师徒签约仪式”,本期共有谢会林与邓林等12队教师结队帮扶,提出目标和要求,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书,按《培养指导青年教师的协议》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做好“传、帮、带”工作。被指导的青年教师每两周至少听指导教师的课1节,指导教师听被指导教师的课每学期不少于8节,切实做好备课、听课、说课、评课四个环节。青年教师的教学成绩与指导教师的考评挂钩,以激励指导教师的责任感。
3、加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1)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写一篇读书心得。
(2)每学期召开一次教育教学研讨会,以便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4、强化汇报课制度
青年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节汇报课,组织好课前磨课、说课,课后评课,写好教后感或反思。由各教研组组织实施,学科内全体教师都要听课,提倡青年教师跨学科听课。
5、强化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6、快速提升教学业务能力
①每学年学校举行一次青年教师教学评比,搭建舞台,展示才华,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区级以上的教学评比。
②积极参加教科研工作,学习教育理论,每学期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撰写一篇教育、教学总结或教学论文,争取在校级或区级刊物上发表,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校级以上课题。
总之,青年教师的培养是我校在今后一段时间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要立足校本培训,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林城镇中学教导室
附结对帮扶名单:
教师姓名 |
性别 |
专业 |
被帮扶教师 |
性别 |
专业 |
备注 |
黄春华 |
女 |
语文 |
张咏东 |
女 |
语文 |
|
谢会林 |
男 |
数学 |
邓林 |
男 |
数学 |
|
陈远喜 |
男 |
英语 |
林海霞 |
女 |
英语 |
|
张弘 |
女 |
政治 |
刘宏军 |
男 |
历史 |
|
胡渊 |
男 |
物理 |
杨会英 |
女 |
生物 |
理化生组 |
黄渊常 |
男 |
体育 |
梁春长 |
男 |
地理 |
兼教体育 |
杨永怀 |
男 |
语文 |
马红娟 |
女 |
政治 |
兼教语文 |
龙海平 |
男 |
数学 |
梁继业 |
男 |
数学 |
|
夏小花 |
女 |
英语 |
唐丽梅 |
女 |
英语 |
|
刘锋华 |
男 |
地理 |
杨慧芬 |
女 |
地理 |
|
粟玉林 |
男 |
化学 |
粟艳红 |
女 |
化学 |
|
林彥 |
女 |
生物 |
张爽爽 |
女 |
生物 |
|
粟玉芬 |
女 |
音乐 |
张健生 |
男 |
音乐 |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