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表单
会同林城镇中学 黄春华
学习内容分析 | ||||
学习目标描述 | 1、学习用黄色的笔画出关键词复述故事情节。 2、学习利用绿色笔画出细节品读人物心理活动。 3、理解“我”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对生活的意义。 | |||
学习内容分析 | 提示:可从学习内容概述、知识点划分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角度分析 | |||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以人生为主题编选课文。文章通过一个故事生发出人生感悟,引出一个富有哲理的道理,给人启发和教益。 | ||||
教学重点 | 1、复述故事情节。
| |||
教学难点 | 2、品读人物心理活动。 3、理解“我”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对生活的意义。 | |||
学生学情分析 | ||||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在学习生活中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所以对学生进行正视困难、树立信心并能战胜自我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备课备两头。先预估学情从学生会的起步,自由朗读学不会复述故事;不会用点划方式抓关键词句进行品读,不能体会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
| ||||
教学策略设计 | ||||
教学环节 | 教学目标 | 活动设计 | 信息技术运用说明 | |
说故事: 3、复述故事。 4、交流用简笔画出悬崖时的位置、地势、高度。 品故事: 悟故事:
| 1、复述故事情节。 2、品读人物心理活动。 3、理解“我”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对生活的意义。
| 说故事----品故事----悟故事。 这是一篇寓理于事,故事性强的文章。作者通过对自己小时候爬悬崖历险一事的叙述,告诉读者一条重要的人生经验。我上这课时,采用三个环节说故事――品故事――悟故事,让学生由易到难学习。阅读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对待困难的正确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方法,对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如何对待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学习通过人物心灵世界的细致描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 运用多媒体PPT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及作者作品。
| |
个人反思 | ||||
我个人非常喜欢《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软弱而胆小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他自认为无法穿越的狭窄拐点,是父亲的智慧,引领他坚强而勇敢地顺利拐弯,从此他的性格,步入豁然开朗的广阔——这个叫莫顿·亨特的八岁小男孩,一直体弱有病,所以妈妈一直暗示他不要冒险,有一天他在小伙伴们的激将下,爬上了一座通向悬崖的岩石架,他趴在高高的石架上认为自己“绝对没法爬下去”,坚信自己“会滑倒摔死”,就在黑暗的绝望里,父亲用平静的语气指导他“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这篇文章放在初中第一册的第一课,我想其初衷,就是为了让刚刚步入成长阶段的孩子们,学习怎样以“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方式,化解人生中的困难,走向生命的开朗与开。感谢课文中的“父亲”,他以一个父亲的智慧,给予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财富——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让自己胆怯的儿子,从此勇敢。 这是一篇寓理于事,故事性强的文章。作者通过对自己小时候爬悬崖历险一事的叙述,告诉读者一条重要的人生经验。我上这课时,采用三个环节说故事――品故事――悟故事,让学生由易到难学习。阅读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对待困难的正确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方法,对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如何对待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学习通过人物心灵世界的细致描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我在教学设计中,先是以“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导入课题,激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进行字词的正音,列出了一些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让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小声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进行课文复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最后感悟生活的哲理。在教学中,我按照教学设计开展教学,适当对学生进行鼓励,学生的发言也非常的积极。在复述课文时,我先让学生找出记叙文的六要素,然后适当讲解一下课文复述的方法,然后要求三位学生进行课文的复述,同时又让学生对他们的发言进行评价。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复述的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在寻找六要素的过程中,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导至整堂课的教学时间不够,感悟生活哲理这个环节没有开展,这是我这堂课的最大的败笔。当然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没有开展课前预习导致课堂预习时间过长,由于嗓子原因声音过小等一些不足。这些不足我想我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会不断地改进。
|
评论